close

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

來源:網路流傳

1963年,一位叫瑪莉‧班尼的女孩寫信給《芝加哥論壇報》,因為她實在搞不明白,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,得到的只是一句“好孩子”的誇獎,而那個什麼都不幹,只知搗蛋的戴維(她的弟弟)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。

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西勒‧庫斯特先生,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?為什麼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。

西勒‧庫斯特是《芝加哥論壇報》兒童版“你說我說”欄目的主持人,十多年來,孩子們有關“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,為什麼不懲罰壞人”之類的來信,他收到不下千封。每當拆閱這樣的信件,他心就非常沉重,因為他不知該怎樣回答這些提問。

正當他對瑪莉小姑娘的來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時,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婚禮。

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,因為就是在這次婚禮上,他找到了答案,並且這個答案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。

西勒‧庫斯特是這樣回憶那場婚禮的。牧師主持完儀式後,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,也許是他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,也許是兩人過於激動。總之,在他們互贈戒指時,兩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。牧師看到這一情節,幽默地提醒:右手已經夠完美的了,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。

西勒‧庫斯特說,正是牧師的這一幽默,讓他茅塞頓開。右手成為右手,本身就非常完美了,是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了。同樣,那些有道德的人,之所以常常被忽略,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完美了嗎?後來,西勒﹒庫斯特得出結論,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,就是對右手最高的獎賞,同理,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,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。

西勒‧庫斯特發現這一真理後,興奮不已,他以“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,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”為題,立即給瑪莉‧班尼回了一封信,這封信在《芝加哥論壇報》刊登之後,在不長的時間內,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,並且每年的兒童節他們都要重新刊載一次。

前不久,一位中國人不知在什麼地方發現了這封信,讀後,他通過國際互聯網在《芝加哥論壇報》的網頁上留言,說:“中國民間有一句古話,叫「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」。我曾經對惡人遲遲得不到報應感到迷惑不解。現在我終於明白,因為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。”

『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』......共勉之。

 

親愛的致涵,昨晚妳連續po了兩篇文章要我去看,內容充滿了疑惑與無奈,半夜兩點我心急地打了電話過去,妳語調沮喪但還算有精神,我才放下心。

 

妳問我會不會對妳感到失望?因為從國三到高二了一點長進也沒有。我心想怎麼會呢?在妳問這個問題的當下妳就已經長進了,我歡喜都來不及。不管過去或現在,妳一直都非常令我驕傲,我對妳的期望也從來沒有改變,就是我希望妳快樂地長大,妳要是不快樂,我才會失望。

 

妳說重新分班後,過去的事情成為妳的包袱,舊事被提起,令妳不知如何是好?我笑說妳又不是陳子璇,喇個舌連未婚生子都被爆出來,妳那些往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妳哈哈大笑。

 

雅馨跟妳同年紀,也對我說過同樣的話,所以妳的困擾是普遍性的,一點都不特別,也讓我明白這個年紀的孩子最大的煩惱就是人際關係。她說只要感覺到有同學對她不友善,她就會不自在,我告訴她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心情『主控權』交給別人呢?那個討厭妳的人才要擔心妳討不討厭她吧?妳也可以討厭她,讓她坐立難安,而不是讓別人來決定妳的心情。

 

妳又說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般了解妳,我說,只要妳在乎的人了解就夠了,不是嗎?

 

我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疑惑,為什麼自私的人都這樣理直氣壯,而且過得很快樂,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別人的犧牲,但同樣的也看不見更深刻的生命價值,比起來,我還是寧願老天爺多給我一顆心,好讓我更有智慧體驗人生。

 

所以不用怪那些人,他們很可憐,因為他們永遠不會懂為別人付出是一件多美好的事,他們也不會珍惜當下的幸福,只有在失去的時後才後悔莫及。

 

妳將過去的妳與現在的妳列表比較,過去的妳只要認為是對的事絕不妥協,但現在的妳會猶豫,我當然知道妳想保有原本那個率真的自己而不想變得虛偽,但『圓融』不等於虛偽,如果戴上面具是為了讓別人好過一點,那就不是虛假,因為妳的本意是好的,懂嗎?只有成熟的人才會戴上面具,那些不肯戴面具而執意做自己的人,才是最自私的人。

 

其實有一天妳會發現,根本沒有面具這件事了,因為當妳自然會替別人著想,當它已經內化成妳心中最直接的直覺,也就不再有這種困擾了,那時候妳也就算真正地長大了。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myi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